为强化家校联动效能,赋能家长科学育才,教师教育学院于近期推出家长“心”课堂系列直播活动。活动聚焦大学生成长关键议题,分设三期专题课程,由学院资深辅导员团队倾情主讲。
精准护航心理健康:从识别到应对
首期课程以“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处理方法”为主题,辅导员孔祥晖结合一线工作经验,剖析了学业压力、人际矛盾等典型心理困扰的早期表现,通过“情绪观察三步法”等实用技巧,引导家长建立动态关注机制,并强调“理解先于指导,共情重于评判”的沟通理念。直播中,孔祥晖以真实案例还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,弹幕区家长纷纷表示“学会了如何做孩子的倾听者”。

赋能学业与职业发展:规划有方,成长有路
第二期课程由辅导员张新昊主讲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指导”。他通过可视化数据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趋势,演示如何利用兴趣-能力-价值”三维定位模型帮助子女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。针对家长关心的“考研还是就业”“专业对口困境”等热点问题,张新昊结合校企合作案例,建议家长“当好资源桥梁而非决策者”,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平稳过渡。

破冰家校沟通:从单向传递到双向奔赴
收官课程聚焦“增进家校合作,学会科学沟通”,辅导员尚珺晗通过情景模拟生动演绎家校沟通中的常见误区,并设置“家校对话模拟”环节,展示如何通过“描述事实-表达需求-协商方案”的对话框架化解矛盾。

多维互动引发共鸣:家校共育再升级
系列直播创新采用“主讲+答疑”模式,每场设置实时问答环节,累计解答家长提问300余条。课后调研显示,90%以上参与者认为课程“有效提升了家庭教育认知”,特别是“心理危机信号识别”等内容获高频点赞。一位家长留言:“辅导员视角的分享让我们更懂高校教育逻辑,家校协作终于有了具体抓手。”
此次家长“心”课堂系列直播活动,通过云端架设家校连心桥,既彰显了高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创新探索,也为新时代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供了生动实践范例。辅导员群体是家校协同的关键纽带,下一步,学院将持续优化“线上课程+线下工作坊”融合模式,推动家校共育向专业化、系统化迈进。
(撰稿:孔祥晖、杜鹃 摄影:常宴菲 审核:刘勇 责编:刘泽)